明式家具经几百年沉淀传承至今,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居所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明式家具在使用上也发生着变化,如何让它们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呢?

明朝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谈到家具设计时说到,“随方制象,各有所宜,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这也体现了中国古典家具对于古朴大雅的追求。

时代的进步,我们不可能像古人那样饮食起居了,也少了古人那么多的礼数,因此,只要在不违背传统礼制的前提下,让明式家具古为今用,赋予明式家具新的生命力。

明式家具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奢侈品,而在晚明雄厚的经济实力所奠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形成的这种自上而下的优雅气质、智慧和艺术的生活态度,又赋予了明式家具一种中国式的厚重端庄的雅性。

明式家具不追求流光溢彩,不尚奢靡,以朴素高雅为要。涵养所至,便可于极简中见繁复;审美所至,便可于朴素中见精致。

比例协调、虚实结合、阴阳相生,都是文人在明式家具中的艺术表达,而更高一层次的,便是明人对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解与参悟。

非良木不择,非良工不用,非佳境不设。凡床几案凳,杌桌窗屏,皆精致华美牢固坚实,实为一代代中国匠人匠心打造的,永不过时的东方美学!在这种雅俗同流的文化背景下,明式家具作为一种载体,进入了文人的生活世界,他们借家具的榫卯结构来寄托内心所思与人生情怀。从无数的明清绘画可以看到明代的室内陈设朴素简单,家具疏落有致。入清以后,才日见重叠拥挤,而家具本身也越来越繁琐。

明代家具的木材纹理,自然优美,令人有不尽的遐想。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这是明代硬木家具的又一突出特点。工匠们在制作时,除了精工细作而外,不作大面积装饰,充分发挥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调以及纹理的特长,形成为自己特有的审美趣味。

沉淀千年的东方生活美学,没有在时代的洪流中渐渐消退,却以简约空灵却不失内涵的设计,站稳历史的脚跟,时至今日,仍散发出永不落伍的独特魅力。


透过明式家具,可一窥古人造型艺术的智慧精华,这蕴含着我们一脉相承又心之所向的生活美学。一案一几,一桌一椅,明式家具所呈现的无言大美,展现了中国文人独有的精神画卷。
| 文 : 鲁班木艺 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