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动态
椅类翘楚“太师椅”
信息来源:信息中心 更新时间:2024-04-23 收藏此页

太师椅是中国传统家具中唯一用官职来命名的椅子,原为官家之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放在皇宫、衙门内便带有官品职位的涵义,放在家庭中,也显示出主人的地位。它最早使用于宋代,最初的形式是一种类似于交椅的椅具。

图片

太师椅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原型、发展和定型,时间分别是在宋代、明代以及清代。

图片

宋代 明代 清代太师椅比较

学术界认为太师椅的原型是宋代的交椅。宋代的交椅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无扶手直后背交椅,这种交椅又可分为横置靠背和直靠背两种;另一类为圆后背交椅,圆后背交椅样式又可分为有搭脑与无搭脑两种。其中搭脑前曲作扶手的靠背交椅,通常称“太师椅”。

图片

在明代时,“太师椅”的名称仍很流行,但椅形已不是指带荷叶托首的交椅了,而是将下部框式方座,上部安栲栳样椅圈儿的圈椅称为太师椅了。

图片

清代把屏背式扶手椅称为太师椅,除了对使用这种椅子的官宦、长辈们表示尊敬外,还因为这种椅子多用狮子纹作装饰。称其为太师椅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片

清中期后,广东家具生产蓬勃发展,原为官家之椅的太师椅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椅背与扶手常被雕刻得精彩异常,成为一种充满富贵之气的精美坐椅,风靡一时,后来又发展到用榉木等木材制造,成为一种家常坐具。在处于重要位置的客厅里,一对太师椅或与八仙桌配套,既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也足可以说明主人的品位和情趣。

图片

太师椅样子庄重严谨,用料厚重,宽大夸张,装饰繁缛。这些的特征都是为了显示突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已经完全脱离了舒适,而趋向于尊严。由于太师椅,并不是按照外形特征或功能特征来命名的家具,于是它椅形的发展变化更多的是受到当时社会礼制和习俗文化的影响。

图片

清式太师椅一般成对陈设于厅堂正中或比较雅致、庄重的场合。后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与庭院中的典型厅堂家具,在陈置上都要求成双配对,或布置于供桌两边,或设置于厅堂东、西两边。

图片

“太师”是官名,是尊贵、高雅的象征,在同时代的椅类家具中,能被尊称为“太师椅”的,一定是椅类家具中的翘楚。也象征着坐在太师椅上的人地位尊贵、受人敬仰,这是中国古代文人和老百姓,共同的美好愿望。